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专业提供股票配资,小米Q2营收1160亿人民币,连续5个季度同比增速超30%!Q2调整后净利润达到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创下历史最高季度利润!其中,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成为最大增长引擎,收入达213亿元,同比暴增233.9%。
当下恰逢港股中报季,阿里巴巴、美团等互联网龙头也将于8月下旬陆续披露最新财报!机构认为,互联网公司的中报业绩和后续展望有望快速体现在市场预期中。
恒生科技能否紧随大A步伐,掀起一波强势补涨?
【中报披露高峰期,腾讯“打头阵”,小米强势接棒】
8月13日港股盘后,“港股的锚”—腾讯控股公布Q2财报数据。财报显示,AI技术及应用正加速转化为业绩动能。在资本开支同比三位数增长的高投入背景下,当季腾讯实现营收1845亿元同比增长15%,同时实现毛利22%与经营利润(Non-IFRS)18%的双增长。在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后,腾讯控股在8月14日股价一度飙升至600港元/股,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
8月19日,小米集团强势接棒,成为接棒腾讯的另一大型科网股。据小米二季度财报显示:Q2实现营收1159.6亿元,同比增长30.5%;调整后净利润达到10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创下历史最高季度利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值得一提的是,截至6月末,小米集团现金储备达到了惊人的2359亿人民币!
电话会上,在被问到反内卷问题时,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坚决不打价格战、不参与内卷。
国金证券认为,小米集团汽车业务加速增长,毛利率喜人,产能待释放。二季度公司共计交付新车8.13万辆,累计交付30万辆。该分部25Q2实现收入213亿元,毛利率26.4%,环比提升3.2%;高毛利率系来自高毛利产品小米SU7 Ultra在Q2度过完整交付季度销量占比提升,销量结构性改善。经营亏损3亿元,系费用支出较高所致。整体看汽车业务仍维持强势,伴随YU7的上市交付公司在Q3有望稳步提升,亟待产能的进一步释放。
接下来,快手、美团、阿里巴巴等大型科网股将于本轮财报季陆续公布相关业绩情况。哪些企业能够交出超市场预期的亮眼财报?又有哪些企业将在绩后获得市场青睐?“外卖大战”拐点是否会到来?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留下看法~
热门科网股财报日期:
(数据来源:港交所,上市公司公告,Wind,券商研报,截至2025-08-19)
【大A勇闯天涯,恒生科技能否迎来补涨?】
在沪指创十年新高、创业板指突破近年高点的背景下,近期多家机构认为恒生科技有望迎来补涨。
国投证券林荣雄团队:
从60日滚动收益率差值来看,历史上创业板指和恒生科技两者存在明确交替轮动关系,当创业板指涨幅领先恒生科技20pct时,多数意味着恒生科技相对收将迎来补涨(例外情况是2021年机构极致抱团行情,由于新能源导致产业基本面相差太大导致收益率差值扩大至30pct以上),目前两者收益率差值已经来到18pct,或暗示:
同样具有“机构重仓”和“反杠铃策略”属性的恒生科技,在创业板指大幅领涨接近新高的背景下有望迎来补涨。
申万宏源:
考虑到港股市场流动性环境仍然较为充沛、大市层面蕴含了一定的空头回补压力空间、科技板块整体的投资热度已经出现明显回落、相关行业的盈利预期亦对近期的“价格战”等因素有了充分的反映,港股指数层面的阶段性跑输只是对前期上涨较快的阶段性盘整,而当前已经进入了港股尤其是以互联网和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权重板块积极布局的左侧时点。
在负面预期的定价方面,当下恰逢港股中报季,互联网公司的中报业绩和后续展望有望快速体现在市场预期中。另一方面,“反内卷”等政策持续落地,相关行业协会和公司近期亦密集表态应当规范低价补贴、摒弃价格内卷等,政策和社会氛围的拐点已明显出现。此外,鉴于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正不断增强,A股市场的情绪最终亦会传导至港股,例如周期、大众消费等板块亦有补涨空间,两地市场有望共迎牛市。
中信证券:
市场近期已经演绎出比较典型的水牛特征,当前策略应对思路是增配恒科、增配科创。具体来看,该机构指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给多个细分领域带来催化,同时随着科创板“1+6”政策、金融支持科创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自今年4月以来明显滞涨的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行情。而对于突破3600点后的策略应对思路,该机构认为当前依然是平衡港A配比的好时机,建议增配恒生科技。
招商证券:
短期港股可能进入震荡阶段,8月重点关注港股科技股可能补涨的机会。具体来看,在当前经济弱复苏/稳定复苏的环境下,流动性驱动仍然是股票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主导市场节奏,短期市场对国内政策预期有所降温。美元流动性方面,未来阶段市场将通过7月和8月的通胀数据、8月就业数据、8月下旬的JacksonHole年会等对美联储降息预期进行修正,这可能导致未来阶段美元指数的波动增大。同时考虑到当前港股市场情绪处于较高水平,在外部环境波动增大情况下,港股可能进入阶段性震荡行情。结构上,近期港股科技板块表现持续落后,而互联网平台公司竞争加剧对盈利的负面影响已被市场定价,8月中旬港股头部科技公司业绩披露,其财务及科创核心指标可能成为验证AI景气、开启新一轮科技行情的重要推手,短期可以重点关注恒生科技等低位板块的补涨机会。
(以上券商观点来源:《招商证券-港股市场策略周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关注互联网与创新药机会-250811》、《国投证券-港股科技会跟上-250817》、《中信证券-水牛行情5问-250728》、《申万宏源-近期A股港股背离原因分析,关注负面预期Price in后港股的后续布局机会:你追我赶,共迎牛市-250819》)
【港股或迎内外资共振,恒生科技未来可期】
港股接下来有望迎来内外资共振,弹性更大的恒生科技有望深度受益!
①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即将破万亿港元:截至2025-08-19,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近9600亿港元,即将突破万亿门槛,创下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显著超过2024年净流入的8078.69亿港元。据统计,在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交易的150个交易日中,南向资金出现净流入的交易日有127个,占比超八成。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主要流向人工智能和新消费等核心资产。AI、新消费这两大赛道体现出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一定的稀缺性,有望进一步吸引资金加码,助推港股行情持续向好。
② 美联储9月有望再度开启加息:近期海内外多家机构预测美联储或将于9月开启降息,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好转并外溢至港股。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显著利好。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其对中美利差转向的敏感度更高,因此更能深度受益于海外流动性的宽松环境。同时,恒生科技指数以高弹性、高成长为核心特性,一旦市场环境改善,其向上动能将更为强劲。值得一提的是,Jackson Hole会议即将开幕,一旦鲍威尔会上“放鸽”,9月降息25BP的概率或将再度提升。
(以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19;CME FedWatch Tool,截至2025-08-20下午3点)
【相关ETF】
l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支持T+0交易。标的指数囊括30家港股科技龙头,软硬科技兼备,持仓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降息预期升温,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或迎内外资共振,高弹性的恒生科技有望深度受益。此外,在沪指创十年新高、创业板指突破近年高点的背景下,近期多家机构认为恒生科技有望迎来补涨。(场外联接A/C:013402/013403)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18;以上提及个股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l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支持T+0交易,标的指数聚集互联网平台经济,涵盖了腾讯、阿里、美团、快手、百度、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巨头权重占比高达90%,前五大成分股占比超60%,锐度高,指数AI含量高达97%,DeepSeek含量达86%,是投资者布局AI+互联网核心资产的好工具。(联接A类:013171;联接C类:013172)
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联接基金风险提示:作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因此ETF联接基金的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ETF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专业提供股票配资,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9.A类基金认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10.上述基金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港股通汽车ETF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11.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12.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